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门票研究

玩门票

 
 
 

日志

 
 
关于我

门票收藏研究爱好者。主编《门票研究》报。 主要开设:门票研究与陕西门票栏目。暂定为双月刊单月出版。本刊为免费赠阅,欢迎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赐稿,不限文体,畅所欲言,但不要出现冷嘲热讽,相互攻击的字词。本刊提倡文明探讨。

收藏门券要“人弃我藏 标新立异”  

2007-12-04 15:35:49|  分类: 门票研究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近日细读上海丁百鸣先生寄赠的报纸20076月10日出版《上海收藏家》总第151期上有一篇《人弃我藏与标新立异——海派收藏文化论述之五》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

    此文开篇即语“人弃我藏与标新立异,是海派收藏文化创新意识的特征之一……”然后,讲述几位知名人物:钱化佛、胡适之、梅兰芳、郑逸梅等对这一意识发展所起的作用,最后文章分析了海派收藏这一意识的形成背景。对照自己的门券收藏,我认为收藏门券也应“人弃我藏,标新立异”。

    从参加交流会观察券友收集方向和阅读各地券报小刊上的征券广告,可以看出,现在券友的收集方向主要是:革命史、名人类、老早少类、古代历史类等大陆化、大众化的专题。形成这一普遍现象的原因就是在传统的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的理念,这种理念和集券者老龄化结合在一起,就较难被与时俱进的现实中新生事物推动下的开放思维打破,打之不破自然就没有什么探索与追求。于是满足固有认识、知识,不愿意接触新事物、新观念,甚至排斥。表现在收集门券上就是“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你集什么,我就集什么”,“跟风走,追风藏”……这种没有个性的收藏就是没有“人弃我藏”理念的表现。收藏门券本身就是草根文化,为什么要做一个普通的草根而不做个别有特点的草根呢?

    如果将门券爱好者手中已经做好的门券专题错略统计一下,就会发现,题材雷同比例很高,为什么?那就是没有创新意识,不能标新立异。

何谓“标新立异”?就是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对应在门券专题这一实际现象,我认为就是:选题要新颖,内涵要独特,大方向要不雷同。

选题要新颖,就是如果一位门券爱好者的专题选题是券界还没有任何人制作出来,一般说来,这样的专题就体现了选题的新颖。要选择一个新颖的选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对大量的门券在日常收集过程中作出深入了解才有可能从中提炼出自己所需的专题(此方面笔者已有专文论述《集券要重视券识的积累》)。新颖的选题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这个选题在券展中还没有出现过。

内涵要独特。专题创作和写作、做饭一样,要读起来或吃起来有滋味可品、有回味的余地。不能清汤白水,不能是用了好料而没有味道,高手则是用废弃物(票),作出好饭菜。这好比猪头肉、猪下水,做熟了味道好,大部分汉人都会喜欢一样。

大方向要不雷同。券友都处在每个地域文化氛围中,专题一般是表现这种氛围或自己喜欢的内容。但每一地区的历史文化都有几百年、上千年、上万年,不是一两个景点、内容就可以代表的。就像陕西省旅游局的某位干部在陕西第二届门券展上讲的:陕西是个历史文化文物大省,不要光盯着兵马俑不放,能代表陕西的还很多,要仔细研究利用。如果在大方向上能避免雷同,也说明券友的知识、研究比较全面,具有“百花齐放”的态势。

人弃我藏是收藏实践中造就有滋有味的收藏成果的心态和指针,在这一心态下,才有可能创作出标新立异的门券作品,门券收藏才能成就“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多彩气象。

 

林延军2007年11月18日星期日

  评论这张
 
阅读(15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