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门票研究

玩门票

 
 
 

日志

 
 
关于我

门票收藏研究爱好者。主编《门票研究》报。 主要开设:门票研究与陕西门票栏目。暂定为双月刊单月出版。本刊为免费赠阅,欢迎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赐稿,不限文体,畅所欲言,但不要出现冷嘲热讽,相互攻击的字词。本刊提倡文明探讨。

门券专题的创新方式  

2008-06-06 15:39:27|  分类: 门票研究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在门券专题方面,我认为可以分为展示型专题和竞赛型专题。展示型专题,用于向大众展示,不用太深,要浅显易懂上口;竞赛型专题,用于参加门券专业性比赛,下的功夫深,时间长,用券上乘,制作精良,知识性强。而我们创新就难在竞赛型专题上。在如何创新上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感受:

    1、化整为零,以点扩面。将以前成功专题中的一部分,拿出来下功夫,扩展开来,成为一个单独专题。如:革命史的可以下功夫单独表现一个人、一件事;我的《五花八门》专题,讲的是中国各类门楼、门文化,我准备将其中的门神、门匾、对联等拿出来扩展开,做成一框式的专题。在这几年的阅读古建筑类书籍补充知识的基础上,我准备做《屋顶》专题,思路已经完成。这方面也就是中国历史书籍中的纪年体与纪传体的创作方式。

    2、材料相同,文化唱戏。将已有的专题或同类门券,用更能体现文化气氛的手法、思路表现出来。例如:十几年前券友大多爱好集古代陵墓券,一般是将门券按时代罗列、解说,基本属于展示型专题。深圳的周代先生将一本《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图书,用门券编排出来,观看这部券集的感受是:券也还是那些券,意味完全不同。

    3、自加压力,勇于挑战。没有见过,没有听过的专题,创作起来自然是难度大。前些年在深圳老听周代先生讲“门的故事”,那时感觉难度太大,三年前找到几本相关图书,认真研读了两年,决定制作《五花八门》专题时感觉难度小了一些。因为我决心制作一部高难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专题。现在已经制作完成,也修改了两遍,感到制作类似专题就比较容易了。前些天听说周代先生又完成了一部高难度力作《袁崇焕》,我想定是周先生勇于挑战子自我的结果。

    我打个比方,门券专题的创新就好比是石墨变成金刚石的过程,相同的材料,在高温高压下就发生了转变,结构的不同,价值也不同。

    几点体会欢迎券友发表不同见解。

林延军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评论这张
 
阅读(11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