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门票研究

玩门票

 
 
 

日志

 
 
关于我

门票收藏研究爱好者。主编《门票研究》报。 主要开设:门票研究与陕西门票栏目。暂定为双月刊单月出版。本刊为免费赠阅,欢迎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赐稿,不限文体,畅所欲言,但不要出现冷嘲热讽,相互攻击的字词。本刊提倡文明探讨。

大名是“门票”,还是叫“门票”好  

2012-11-26 20:04:31|  分类: 门票研究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辑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它根据国家最新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确定字形、字音,释义准确,例证精当。能被收录的词语首要条件就是词语的通用性,就是词语的使用频度,使用范围是否广。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门票一词的解释环环相扣,相互支撑,足以解决门票收藏实践活动中的争论,对门票收藏实践活动具有纲领性的意义。如果我们收藏门票、研讨门票的朋友对《现代汉语词典》也不认可,我们还玩什么呢?真要这样,我无言!悲哀啊!

1983年《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没有收录“门券”这个词,只收录了“门票”一词。30年后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是没有收录“门券”这个词;只收录“门票”一词。

下面将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门票”一词的解释罗列如下,供门票收藏研究爱好者思考。

门票:公园、博物馆等的入场券。P887。(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这个词的解释;1983年《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收录这个词也是这个解释)。

门券:(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这个词;1983年《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也没有收录这个词)。

入场券:进入某些活动场所的凭证。也比喻参加某种赛事活动的资格。P1106。

入: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P1106。

场:适应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场地。P149。

场地:空地,多指供文娱体育活动或施工、试验等用的地方。P149。

券:票据或作为凭证的纸片。P1079。

票据:按照法律规定形式制成的写明支付一定货币金额义务的证件。出纳或运送货物的凭证。P995。

凭证:证据。P1004。

证据: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P1663。

或:或者。

或者:连词,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P593。

请柬:请帖。P1063。

请帖:邀请人参加典礼、出席会议、观看演出等送去的通知。P1064。

通知: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P1304。

工作证:表示一个人在某单位工作的证件。P449。

工作:从事体力活脑力劳动,也泛指机器、工具受人操控而发挥生产作用。P448。

参观:实地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P122。

……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门票”的解释是清楚的;《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编辑的,权威性不言而喻。

再看看门票收藏圈内的情况,在《图鉴中国革命简史》、《门券收藏与鉴赏》、《旅游门券鉴赏》和《门票与收藏》这四部有书号的公开发行的门票专著中,收录的1100多枚具有代表性的门票中,只有不足1%的票面上有“门券”二字,在《王炳坤门券收藏集》中展示的9份媒体报道中,8份采用的是“门票”一词,只有一份采用“门券”还是收藏版,不是新闻报道。“门券”一词经过各地和全国16届的近30年之久的宣传,全国各地的各种景点在门口设立的还是“票房”、“票务科”、“售票窗口”、“检票处”等等,老百姓还是说“买几张票”;没有一个景点设立过“券房”、“券务科”、“售券窗口”和“检券处”,老百姓也没有说“我去买几张券”的。

30年的历史说明在所谓的门票收藏兴起的初始阶段正规名称一直是“门票”而不是“门券”;30年的历史说明“门券”只是圈内的小名而已;30年的历史说明“门券”的通用性不强,在国家机关部门、国家法律法规、广大公众中的使用频度很低,使用广度很小;30年的历史说明国家提倡推荐、使用的一直是“门票”一词。

结论:我们收藏的东西的大名、正式名称是“门票”,“门券”只是圈内小名。为了与社会接轨、融入社会大众、便于和社会交流沟通,笔者呼吁还是使用大名“门票”!尊重一下国家权威的字典!

感悟:门票收藏实践中遇到的有些名词,没必要挖空心思的往自己认为的结论上不切实际的解释,只要翻翻《现代汉语词典》从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参考资料:1、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2、1983年《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出版。

3、2004年《图鉴中国革命简史》香港名人出版社。

4、2004年《门券收藏与鉴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2002年《旅游门券鉴赏》辽宁画报出版社。

6、2000年《门票与收藏》东方出版社。

林延军   2012年10月17日星期三

  评论这张
 
阅读(286)|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